彰显服务能力 打造满意工程 创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采供血机构

2016年10月13日 10:35

评论: 0 阅读: 8429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事迹材料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是集采供血、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国内大型现代化采供血机构,是隶属于北京市卫生局的公益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肩负着保障首都临床用血安全足量的神圣使命。同时还承担着北京市献血办公室的职责,负责全市献血组织动员招募宣传工作。  现有职工588人的血液中心,风雨50余载,勤耕砺耘,开拓奋进,实现了从有偿献血到义务献血再到无偿献血的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申报“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事迹材料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是集采供血、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国内大型现代化采供血机构,是隶属于北京市卫生局的公益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肩负着保障首都临床用血安全足量的神圣使命。同时还承担着北京市献血办公室的职责,负责全市献血组织动员招募宣传工作。


  现有职工588人的血液中心,风雨50余载,勤耕砺耘,开拓奋进,实现了从有偿献血到义务献血再到无偿献血的两大历史性飞跃,谱写出了首都血液事业发展的辉煌篇章:年采血量一路攀升,从1978年义务献血阶段的22吨,到1998年实施献血法阶段的53.6吨,到2010年的142吨,满足了首都10%速度递增的血液年需求量。无偿献血队伍逐年壮大,从1998年全市仅有1778人的尴尬局面,到2010年41.7万人次、自愿无偿献血率连续5年100%的骄人佳绩。首都献血人数及临床用血量稳居全国城市之首,1998年以来全市共有300余万人次参加无偿献血,献血10次的献血者达到2.27万人,20次以上的1.67万人;每年全市临床输血救治病患就达15万人次之多,且60%来自全国各地。血液质量稳步提升,无一例经血传染性疾病报告病例圆满完成了首都赈灾采供血、奥运和国庆60周年首都血液保障万无一失的重大历史任务。近五年来收获各种集体荣誉50余项,中心和中心稀有血型爱心之家分别被卫生部、红总会、解放军总后卫生部联合授予“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中心连续九年荣获“首都文明单位”称号、连续十年荣获“首都公共卫生文明单位”称号、多次被评为“北京市交通安全先进单位”、“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荣获了“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集体嘉奖”、“北京市卫生局先进职工之家”、“北京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中心献血服务一科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评为“巾帼文明岗”,被北京市妇联、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人事局评为“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被北京市总工会授予“首都劳动奖状”、“北京市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中心血源管理科被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奥组委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称号。中心刘江主任被评为“北京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个人”。


  一、完善机制提升能力 重大时刻勇创佳绩
  坚定保障首都应急血液需求,是政府和人民赋予血液中心的政治责任,更是血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业使命。血液中心在近年历次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中,逐渐形成了完善的富有特色的血液应急保障体系,开创了国内同行业的先河。


  (一)赈灾关头,交出满意答卷。
  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之后,首都赈灾采供血任务紧急启动。血液中心上下齐心,协同作战,在24小时内,经过十余个环节的准备,第一时间将凝结着首都人民爱心的6000袋血液运抵灾区,实现了北京首次支援外地血液的壮举。并于地震次日创下了单日采集献血者三千余人,采血量5230单位(每单位200毫升)的历史之最。开通预约专线,进行了34667人、551家单位的献血预约登记,成功保留了献血者的积极性,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考验。2010年玉树地震,血液中心仅用了16个小时,光荣完成了1000袋血液支援灾区的任务,再次验证了中心处理重大事项的应急能力。


  (二)奥运保障,取得决战胜利。
  血液中心召开奥运备血誓师大会,建立共计7万余字的完备的奥运血液保障应急体系文件,整理汇总7级人员通讯录,建立二级应急响应小分队,举办十余场多维显示的体现奥运实战的应急培训讲座,开展奥运期间辐射安全、信息系统应急保障等大型应急演练。建立起了17万人的奥运应急无偿献血队伍,为奥运血液保障奠定了雄厚的血源基础;搭建起了稀有血型爱心之家平台,组织“爱心相约,奥运同行”献血活动,确保了奥运稀有血型血液的储备;奥运前夕,在挽救具有罕见抗体的外国友人时,及时发挥疑难配血的技术优势,在短时间内准确鉴定出抗体特性,实施高效配血,保障手术供血,成功挽救患者生命;奥运期间,首都血液储备均达到库存目标,且保持了动态平衡,出色完成了奥运血液保障任务,并率先在国内建立起血液应急保障体系。


  (三)大庆备血,确保万无一失。
  2009年国庆庆典前夕,由于流动人口管制及高校学生承担庆典演出等客观原因,首都街头献血人数骤降,同时繁华地区多辆采血车停采。面对紧急形势,血液中心准确分析,充分估计了国庆备血工作的风险,提前采取多项保障措施,制定了周密的国庆备血应急工作方案,组织15所高校4000名学生参与备血活动,工作人员节日加班加点,采血数量出现了显著增长,国庆假日七天采集数量还创出了同期历史新高,保证了国庆血液保障工作万无一失。


  二、立足服务创新载体 确保


  “为献血者服务、为临床用血服务,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是血液中心的工作职责,“让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医院满意”是血液中心的服务理念。


  (一)抓人文保满意,为献血者服务。
  中心全心创造卫生安全、温馨舒适的献血环境:引入20部科学分区、设施配备现代的流动采血车,启用多功能于一体的西单固定献血屋,为成份献血者配备自动调节体位装置的献血椅和DVD播放机,建设帮助献血者愉快渡过等候时间的咖啡厅、网吧和餐厅,配备专车接送高校成分献血者。


  中心大力打造首都献血服务系统,血液工作者坚持365天无休,战严寒斗酷暑,坚守在首都街头18个采血点,用规范的操作,精湛的技术,细节的关心,周到的礼仪,为献血者提供专业的采血服务。开通的首都献血服务热线,实现了献血咨询、回告、投诉等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及时准确向献血者发送检验结果、节日问候、献血提醒等。全新升级重装上线的首都献血服务网,不仅提供了献血预约、结果查询的在线服务,更是面向献血者推出了“预约挂号、健康咨询,在线阅读、就业指导”等多项个性化免费服务大餐。“温暖冬季、红色盛夏大型公益活动”的开展,邀请献血者观情景话剧、听史诗京剧、看热门电影等,努力提升献血者的荣誉感,仅2010年关爱献血者就达10余万人。


  中心积极创新志愿载体建设,成立首都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举办志愿服务培训,开展志愿服务实践项目。协会志愿者在09年首都防治艾滋病志愿者活动周主题展览上受到胡锦涛主席的亲切接见,在2010年大年三十获得了市委书记刘淇等领导的节日慰问。志愿者协会还与社会各方广泛开展合作,与卫生局团委、与部队研究所、部队医院在世界献血者日、在学雷锋日、在建军节共同举办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将关注献血事业发展的爱心人士凝聚在一起,将志愿者精神与无偿献血公益理念有机结合,既为献血者提供了更周到的服务,也为推动固定献血者队伍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这一切人性化的服务换来了中心献血者满意度逐年提升,2010年在10余万献血者中通过短信及网络平台开展调查,满意度达到98.98%。


  (二)抓拓展保足量,为临床用血服务
  中心不断地开拓无偿献血宣传渠道:深入到机关、厂矿、高校、社区等开展面对面的血液生理知识及献血无损健康的宣讲活动;与电视、报纸、网络、公交、地铁等各种媒体合作开展无偿献血公益宣传;充分利用无偿献血形象大使濮存昕、杨澜、邓亚萍等的名人典范引领效应,扩大市民对无偿献血的知晓度;大规模发放献血宣传折页,设置宣传海报及展板,普及献血知识,10年就向本市50万个家庭发放《献血指南》;举办世界献血者日年度大型活动,提升献血者的光荣意识,利用情人节、学雷锋日等富有意义的节日开展主题鲜明的招募活动,不断壮大献血者队伍。

 
  中心积极建立传统献血淡季血液库存紧缺的应对机制,确保首都血液供应线的全年畅通。设立首都血液库存预警系统,采取加大媒体宣传引导,通过电话短信招募,组织团体无偿献血,设立校园流动采血车,鼓励家庭互助献血,延长采血工作时间,开展职工志愿服务带头献血等综合措施,投入战斗,打赢了一场场首都献血淡季保卫战。


  中心坚持为医院提供24小时疑难配血、成分洗血、免费送血服务,专门成立“临床输血专家委员会”,与118家用血医院签署《临床供血服务协议》,为临床提供更优质的服务,2010年临床用血医院满意度达到95%。


  (三)抓质量保安全,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
  中心视血液质量为生命,职工均须通过国家采供血机构上岗资格考试方能上岗;建立了完整的质量文件体系;进行年度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及评审工作,系统开展实验室认证。新建成的首都献血服务远程视频指挥中心,实现了对献血服务工作现场的实时远程视频监控。血液采集全部使用具有生产单位资质、生产批准文号、有效期内的、由中心再次检测、验收和确认的一次性采血器材;形成了街头初筛、中心复检、质量抽检、研究所提供技术支持的链条式血液检测模式;全新增加血液的核酸检测标准,最大限度缩短经血传播疾病“窗口期”的检出率。启用北京市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质量管理信息化、网络化,上踪献血者、下查血液去向;通过3G无线通信等网络技术,筑建起血液信息工作的安全堤坝。中心血液质量水平稳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三、夯实基础创新文化 构筑全面可持续发展
  血液中心立足“创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采供血机构”整体发展目标,以内涵建设为基础,以文化创建为切入,推进中心全面发展。


  (一)修炼内功,科教兴业。
  近三年,中心成功举办国际国内输血技术研讨会及输血专业技术培训上百次,确立了中心作为血液行业教学培训基地的龙头位置。


  中心积极引进人才,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中心鉴定发现新的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47个,均已得到WHO的正式命名,这将有助于提高人类骨髓和器官移植的存活率。中心承担的“973”国家重点项目(B→O血型转换批量制备通用红细胞的研究),已通过国家新药审批,进入临床试用阶段,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设在中心白细胞研究室的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北京分库,目前累计库存量达已12.3万份,居全国分库之首,该实验室连续数年在全国室间质控中获得满分,被中国红总会指定为骨髓造血干细胞高分配型试验室和我国唯一一家涉外HLA分型实验室。


  同时中心还承担着卫生部血液标准委员会秘书处、中国输血协会血站管理委员会、北京市采供血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血站文化建设学组等社会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推动国内血站管理水平的活动,获得了同行业的高度认可,也大大提升了中心的行业影响力。


  (二)打造品牌,提升形象。
  中心积极弘扬志愿精神,从2001年起立足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建立起了一支由中心职工组成的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伍。中心广大党员职工在重大节假日及血液库存紧缺的时刻,不为物质报酬,主动放弃休息,大力发扬主人翁精神,积极奔赴繁华街头的采血点,宣传无偿献血知识,招募服务无偿献血者。近三年来,中心职工共有2796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服务时数达15910小时,职工参与率90%以上。同时参与志愿服务的人群已逐步扩展到首都高校学子、卫生系统医务人员、献血状元等社会各方爱心人士,塑造了中心良好的外部公益形象。
同时中心长期秉承“倡导者必先行”的原则,大力开展“血液工作者身体力行参与无偿献血”的活动。中心职工献血人次逐年递增,献血1000毫升以上的职工已经达到52人。近三年来,中心职工就有336人次,在没有任何补贴与休假的情况下,默默捐血奉献爱心,并在献血之后继续坚守工作岗位。血液工作者的率先垂范,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也获得了社会各方的广泛赞誉。


  (三)科学管理,事业发展
  中心严格实施三重一大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实行干部竞争上岗,开展廉政风险防范,首创性的将廉政风险防范与采供血质量管理相融合,成功举办全国应用培训班推广相关经验。举办中层干部、职工代表、基层党建等培训班,开展系统的血液知识、法律法规、礼仪口语、医德医风等的教育培训,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养。成立伦理审查委员会,建立社会监督员队伍,促进中心行风建设。实行科室间互为满意度调查,10年平均满意度达到96%,推进了中心的团结合作。开办《血液之声》月报,创作《血脉相连——血液工作者之歌》,拍摄各类电视片,不断地丰富文化宣传阵地。开展“微笑承诺从我做起”、“文明有礼北京人”“青年健康使者火炬行”等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锻造优秀的职工队伍。组织职工连续6年向北京护士学校“学生爱心超市”捐助物品近万件,积极踊跃向汶川玉树灾区,首都患儿等捐款奉献爱心。大力开展职工互助保险,岗位技能竞赛,慰问困难职工,改建职工食堂超市,为职工发放“生日卡”、“洗衣卡”等,切实关心职工生活福利改善。中心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开展多彩多姿的有形文娱活动,凝聚人心,共同促进中心和谐向上。


  “发展无偿献血,构建和谐社会”,首都血液工作者将牢记陈竺部长在参加无偿献血之后所题的这一使命,继续秉承为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敬业和奉献精神,立志为首都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首都和谐社会的构建,扎实工作,不懈奋斗!

阅读:8429

1

分享:
扫一扫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